3月28至30日,我校龚光伟教师参加了由西南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教师有156人,分别来自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等省、市、县的各中小学校。
会议期间,张庆林院长就各实验基地的工作情况作了详细总结,肯定和表扬了我校
龚老师:
我周围的同事、亲友们说我“小心眼儿”,有时我也觉得自己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太敏感、太多心。遇事好往自己的身上贴,总是往不利的地方考虑,越想越生气,影响了人际关系,自己感到很苦闷,也很孤独。看别人心情愉悦,人际关系和谐,我也很是羡慕,自己想改也不知从何入手,请问龚老师,这心理问题的原因何在,如何才能克服
高考填报志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选定自己未来从事专业的志向、客观估价自己的实力,也要对社会需求与生源竞争等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取向和录取的机遇,必须慎重对待,切忌盲目填报。填报志愿不当,经常出现的
正确认识考试。
考试是学生的工作和职责。考试是一种双项选择,你选择了它,别人再通过它来选择你!考试是一面镜子,照出老师的辛苦、乐趣,照出自身的不足和缺点,照出考生要用一桶水来考出一碗水的历程。考试是一块路标,通过它考出你的未来。
心理承受力是指一个人对外界刺激的承受或抵抗能力,它表明了一个人的心理容纳量和坚韧程度。因为心理承受力的不同,各人对来自外界强烈刺激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心理承受力实际上反映着一个人的心理弹性度,也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缩影。以下测试希望能帮你对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有一个认识,请做出选择:
1.我的童年是在父母溺爱下度过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的人虽遇坎坷却应付自如,轻松愉快地生活着,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境;有的人却在平坦的道路上屡次跌交,生活得沉重压抑,自叹生活对自己不公平。有人说过,人生是一次长跑比赛,在这个进程中,每个人都要学会减轻自己的负担,如果你负得越重,就跑得越慢,越容易失足。更可悲的是,这些负担更多的是自己给自己加上去的,而且是不太必要的。在生活中,许多人不自觉地为自己营造着心理牢狱,把心灵圈固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面临心理压力,是以疯狂的工作或玩乐麻痹自己,或者沉侵在悲伤中不能自拔,还是平静地处理好问题然后置之脑后?前两种情形是大多数人较容易出现的反应,而对第三种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冷静地处理心理压力也不是难事,那些在危机面前不惊不慌,保持冷静的人并非天生就有这份能耐,他们也都是在生活中逐渐学会的,以下介绍几种能够减轻生活压力的自我